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教育>>正文

园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总结 ——“植”此青绿,共筑微观“心”世界

2025年04月26日 14:57 | 来源:动医242陈汉 植保232曹梦珍 | 查看:

 

园艺疗法是一种通过植物栽培、园艺活动、接触大自然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心理干预方法。它结合了心理学、园艺学和康复医学,可帮助参与者在松土、播种、修剪等过程中释放压力、提升专注力,同时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能力。研究表明,它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培养参与者的耐心与责任感。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成员们还能通过交流协作获得归属感,重建积极的人际互动模式。

4月11日和4月18日上午9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了两期以“植”此青绿,共筑微观“心”世界为主题的植物微景观制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活动内容为接触植物、选择专属植物及配饰来动手装饰“心”世界、命名及分享体验。

活动伊始,团体带领者让成员们进行物品名称抢答和联想,通过该环节让同学们了解到同一个物品由于大家成长经历、价值观念、已有知识经验等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因此生活中同样的事物,大家的想法和评价有自己的独特观点。通过本环节大家的思维和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并对微景观制作的各类道具、装饰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同学们进行对自己期待的、想象中的生活场景进行联想,将该画面、关键词进行书写、描述。同学们都在这个环节中感到放松,并慢慢清晰化自己对未的来所盼所想。

团体带领者对植物微景观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鼓励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意制作,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在团体带领者和园艺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制作,依次将沙砾、苔藓、营养土铺设在圆形玻璃瓶中,挑选心仪的植物进行种植。最后,同学们将各类摆件放入玻璃瓶中加以点缀。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保持专注、细致,全身心地投入。最终一个个精美、独一无二的作品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大家都收获了美的感受和自我成就感、满足感。

 

创作完成后,同学们依次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的创作理念。有同学分享说作品反映出了她非常向往的一种生活场景,还有同学说作品展现出了森林里一只小鸭子请白熊帮忙寻找同伴,在人际交往中收获支持和陪伴的暖心故事。同学们的作品不仅各有特点,创意也十分独特,大家都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感到身心放松、很有感触。

小陈

今天的团辅活动让我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愉快。在制作植物微景观的过程中,好像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烟消云散。最近因忙于学习和工作,放松的时间很少,刚好这次有时间可以参加这次团辅活动,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帮助我增进和同学之间的了解,减轻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同时,活动让我体会到了植物疗愈的作用,也加深了对植物的喜爱。

小李

这次团辅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让我认识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观点与价值。也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相关知识和疗愈作用,在与植物接触的过程中情绪得到了放松,看着自己制作的微景观很有成就感,希望以后多多开展此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