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筑数科优良学风・育创新实践人才

2025年10月25日 16:02 | 来源: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 查看:

 

学风是学校立校之本、强校之魂,是彰显办学品质和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常态化、特色化、实效化发展,学生工作部特推出 “学风建设巡展” 系列推文,系统展示各二级学院在优化学风生态、强化育人实效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典型经验。

本系列将依次推送16个二级学院的学风建设成果,从工作机制、品牌活动、育人实效等维度,全面呈现各学院在思想引领、课堂管理、竞赛赋能、榜样选树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期待通过系列推文,推动形成“学院有特色、专业有品牌、学生有收获”的学风建设新格局,共同书写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三全育人”新篇章。

本期推送,让我们一同走进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为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学风建设,构建“制度保障、活动驱动、文化引领、实践赋能”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努力营造“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总体定位与工作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学风体系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构建“学院主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三级联动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注重教学相长并以之促进学院学风建设。学院成立学风建设专项工作小组,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牵头,党委副书记主抓,辅导员具体跟进,班主任、专业教师协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制定《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2025年学风建设工作方案》《学生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考风考纪教育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学风建设目标、路径与评估机制,实现学风建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

二、学风培育举措:多维发力筑牢成长根基

学院以“活动驱动+实践赋能”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培育体系。

(一)思政教育筑基

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为新生讲授思政课。引导新生领悟“学习如工作,态度决定成果”,告诫大家要摒弃躺平的消极心态,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珍惜大学时光,尽早做好学业与职业规划。院长则以《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铸爱国之魂》授课,倡导“主动学习、大胆尝试”,在校生分享“学习-实践”经验,新生立下“勤耕不辍”誓言,夯实学风起点。

 

(二)实践育人赋能

组织青年突击队开展“三下乡”活动,完成墙面焕新、街道清扫、幼儿园毕业典礼布置等实践任务;深入养鸡场调研“公司+农户”模式,以专业助力乡村振兴。学院依托“助农惠农”“社区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动。其中“助农惠农”活动形成“村社校”共建模式,获当地村社媒体报道2次,联合村社开展林下经济实践,学习石斛种植技术,践行“百千万工程”号召。

(三)素养提升补位

举办就业专题讲座,邀请企业CEO指导职业规划与简历制作;创新开展心理小讲堂,解析焦虑成因并提供调适方案;通过升旗仪式与阳光晨跑,构建“思政+体育”育人模式,强化身心素养。

三、理念渗透培育诚信品格、活动牵引激活内生动力

学院将考风考纪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构建“教育+监督”双重防线。以“文化引领”涵养学术诚信,推动诚信理念内化于心。通过多元化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一)专题教育促常态

学院组织各年级召开考风考纪动员大会,通报学情数据,强调诚信考试要求,明确考场纪律红线。要求班长、学委强化考勤管理,加强与任课教师联动;党委副书记在各年级大会上提出“立学风正考风”要求,将学风建设纳入班级评估指标,形成“学院-班级-个人”责任链条。

(二)榜样示范树标杆

学院通过优秀学子考研就业经验分享、获奖团队事迹展示,宣传诚信治学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诚信氛围。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团干讲党团课活动,强调“忠诚担当”,将诚信融入品格塑造。

 

(三)学科竞赛搭舞台

举办第十一届“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吸引跨学院队伍参与,以“三叉戟铸造”答题模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赛事,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生态。

(四)师资建设强支撑

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三合一”教研活动,聚焦OBE理念与“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启动虚拟教研室,探索AI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教师能力提升带动学风优化。

四、成果量化彰显育人质量、创新驱动打造学风品牌

(一)竞赛成绩突出

学院组织82人参与“正大杯”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12支队伍获校赛奖项,4支队伍晋级省赛,斩获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 2项、三等奖1项;文体方面,学院学子在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中获金、银牌各1项。

(二)实践参与广泛

暑期“三下乡”活动覆盖百余名学生,服务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禁毒反诈、资助政策宣传等志愿活动惠及青塘镇群众超500人次。

 

(三)AI赋能学风建设

为新生配备“数科AI辅导员”,依托Ima知识库解答入学疑问;在思政课中示范Ima知识库等工具应用,开展多模态AI党建宣传培训,以科技提升学习效能。

五、未来展望

在学生学业支持与发展工作中,学院将构建多维度赋能体系:一方面推进精准分层帮扶,为低年级学生配备专属学业导师并开展 “朋辈一对一” 辅导,助力夯实学业基础,同时为高年级学生开设 “考研就业冲刺营”,帮助平衡升学就业准备与日常学习节奏;另一方面深化 AI 赋能,通过增加 AI 工具实操培训频次、开发专业适配的 AI 学习资源库,以及建立 “AI + 学业” 帮扶数据库,为学生学习提供智能技术支撑;此外,还强化产教融合,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实践项目,将数字化养殖、市场调研等真实行业场景融入课程教学,推动实践成果向学术成果转化,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