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生物学院:耕读传薪育新农,学风铸魂促成长
学风是学校立校之本、强校之魂,是彰显办学品质和育人成效的核心体现。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常态化、特色化、实效化发展,学生工作部特推出 “学风建设巡展” 系列推文,系统展示各二级学院在优化学风生态、强化育人实效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典型经验。
本系列将依次推送16个二级学院的学风建设成果,从工作机制、品牌活动、育人实效等维度,全面呈现各学院在思想引领、课堂管理、竞赛赋能、榜样选树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期待通过系列推文,推动形成“学院有特色、专业有品牌、学生有收获”的学风建设新格局,共同书写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三全育人”新篇章。
本期推送,让我们一同走进农业与生物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源于1927年创校时设置的农科,后称农艺科,办学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特色鲜明,学院躬耕于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致力于新时代新思政新农科专业建设。现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6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学院有20%以上毕业生成功考研深造,升学质量持续提升;就业渠道广泛,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及泛珠三角地区,为区域农业与生物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工作思路
学院以“耕读传薪育新农,学风铸魂促成长”为核心理念,立足“农科特色鲜明、实践导向突出”的办学定位,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注重实践,扶助农工”校训精神,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中心,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体,以党团建设、思想引领、榜样示范、科研竞赛、生涯引导、社会实践为支撑”的学风建设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农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二、工作举措
(一)党团领航筑根基,学风赋能育新人

学院围绕“以党带团、以团促学、学优争先”的核心定位,建立“党委统筹-党支部落实-团支部行动-党员带头”四级联动机制,确保党团力量深度融入学风建设各环节;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微党课,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党建领航、团建聚力、党团联动、学风共进”的工作体系。
(二)思想引领筑魂,学风育人培根
学院紧密结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求,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抓手,定期组织开展新生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等活动培养优良学风,将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诚信教育、价值观念塑造融入学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习态度,为学风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三)榜样领航树新风,学风赋能共成长
学院聚焦学风建设核心目标,持续开展优秀学子表彰系列活动,组织考研经验分享、就业经验交流讲座、国奖答辩会、百名优秀学子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依托学院官网、官微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优秀校友采访”“优秀毕业生风采”等品牌栏目,树立优秀学生榜样精神,让优秀可见、可学、可及。

(四)以赛赋能强学风,科研实践育新人
学院始终秉承“注重实践、扶助农工”校训精神和学院“农行天下、生生不息”的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着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科竞赛中表现卓越,成果丰硕,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育人特色,彰显了学院师生的学术活力和创新潜能。

(五)生涯引航筑根基,学风赋能启新程
学院以“生涯引导为抓手、学风建设为核心”,构建“分阶段、多维度、全覆盖”的生涯引导体系,将生涯规划与学业提升、实践成长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提升综合素养。联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校外企业、优秀校友三类主体,组建“生涯导师团”,在学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为学生提供就业全链条服务,强化引导专业性与实用性。
1
(六)实践赋能学风,青春扎根基层
学院围绕“实践筑基、学风赋能、育人为本”的核心定位,明确“三下乡”社会实践并非独立活动,而是学风建设的“延伸课堂”,通过基层实践检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锤炼严谨治学态度、激发主动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实践能力提升与学风素养优化”双向促进;学院聚焦专业特色,与清远、丰顺、揭阳等地区签订“校地共建实践基地”协议,派遣科技特派员赴农村开展科技帮扶,2025年暑期组建4支“三下乡”实践团开展下乡服务工作,获得当地一致好评。

(七)以文化人育学风,凝心聚力促发展
学院围绕“文化铸魂、学风立本”的总体定位,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以文化氛围涵养优良学风,以文化活动激发学习动力”,并构建“学院统筹-多部门联动-师生协同参与”的三级工作机制,确保文化育人精准服务学风建设;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开展院运会、辩论赛、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昆虫标本大赛、种子画大赛等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三、工作成效
(一)升学就业增效
学院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重视加强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现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家科研院所、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毕业生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团队精神好,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近五年来,学院有20%以上本科毕业生成功读研深造,深造院校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等。

(二)科研成果丰硕
近两年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级以上奖项11项,广东省植物病理学专业技能大赛奖项5项,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技能大赛奖项9项,广东省作物学专业技能大赛奖项8项,“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铜奖1项,“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项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14项,学院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亮点突出。

四、工作展望
未来,学院将继续传承“耕读结合、知行合一”的农科文化精神,构建“以德立学、以勤促学、以创强学”的学风生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专业引导与兴趣培养,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组织专业认知实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与兴趣;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创新学风建设活动形式与内容,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活动吸引力,提高活动参与度与覆盖面,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