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走进九龙村、党溪村

2025年07月07日 16:45 | 来源:赵江 林喆  许晔轩 陈彦彰 | 查看:

 

为积极响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奔赴梅州大埔县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活动。7月6日,小队分别到九龙村、党溪村调研柚子黄龙病情况、研习鸭渔共生的乡村绿色农业模式并参观李光耀故居,学习爱国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清晨,小队前往梅州市大埔县九龙村,开展柑橘黄龙病专项检测行动,用专业知识为当地果农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产业的“癌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会导致树体衰弱、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果农的经济收益。梅州市大埔县素有“蜜柚之乡”之称,当地果农对黄龙病的早期检测和防治技术需求迫切。小队走进田间地头,为果农提供精准检测服务。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顶着烈日,穿梭在柚子园中。他们按照科学规范的采样标准,对不同区域、不同树龄的柚树进行样本采集,仔细记录每棵树的生长状况和症状表现。回到临时检测点,成员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快速检测分析。

在检测过程中,大家认真细致,分工明确。经过连续努力,团队共完成了近百份样本的检测工作,为当地果农全面掌握果园黄龙病发生情况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此次柑橘黄龙病检测行动,队员们不仅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助农的重要意义和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下午,小队走进党溪村丝苗米种植基地,学习了解新型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地负责人向小队介绍了基地的“鸭稻鱼共生”的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鸭子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人工除草和部分病虫害防治工作,节省人力和农业投入成本。这种模式下生长的水稻,因少受农药影响,品质更优;鸭子在稻田中自由活动,肉质也会更佳。水稻和鸭子可同时产出,实现“一地双收”,提高经济效益。“鸭稻鱼共生”模式正成为乡村振兴中“绿色农业”的典型范例,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经过参观学习,小队成员充分认识了乡村生活生产的新样貌,也对乡村振兴有了全新理解,为日后服务乡村,建设乡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最后,小队前往李光耀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内,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生平事迹和在外交、政治方面对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李光耀先生以开明的政策带领新加坡走向繁荣。同时,他多次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在推动中新关系发展,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及两岸交流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作为从大山中走向世界的华人,他是党溪村与梅州人民的骄傲。

在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程中,“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基层,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责任。这段经历不仅让小队成员对国情民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小队成员在实践中领悟到诸多宝贵精神的现实意义。这一天,从下田研究黄龙病害,到学习稻渔可持续发展模式,再到在李光耀先生的经历中汲取奋斗智慧,队员们在三下乡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收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与温暖,展现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的日子里,队员们将继续怀揣着这份初心,在三下乡的旅程中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