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奔赴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我校学生军事教导大队“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奔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3日,“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抵达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与当地驻镇帮扶工作队及共青团高陂镇委员会联合召开“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交流座谈会,会议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谭小红教授主持。
带队教师赵江介绍了“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的基本情况。该队伍由退役复学大学生、学生军训教官及校国旗护卫队队员组成,成员涵盖多个专业领域。
座谈会上,高陂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黄新华对服务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他分析道,乡村人才流失、青年力量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大学生暑期参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活动,既是增长才干、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契机,更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的具体行动。
交流中,与会人员一致认同高陂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也为“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未来数日的实践任务明确了方向。
7月4日,小队抵达梅州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在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成功开展鱼苗放流活动,共投放近2000尾本土鱼种鱼苗。
韩江(古称员水、鳄溪)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孕育着102种本土鱼类。为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地每年有计划地向韩江投放约60万尾本地鱼种鱼苗。
小队在活动前期进行了深入调研与资料收集,精准选定了符合韩江生态需求的本土鱼种进行放流。活动现场,队员们有序将鱼苗运送至江边,并规范操作,将鱼苗放归韩江。
此次鱼苗放流活动是参与生态保护的一次积极实践,对补充韩江鱼类资源、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鱼苗放流后,小队前往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情况。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设施完备,水电供应稳定,建设水平极高。基地旨在培育每年向韩江投放的鱼苗,以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完备的设施与科学的规划,为鱼苗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队员们认真听取了技术人员的介绍并细致观察了鱼苗的生长情况。此次参观不仅让队员们增长了知识,更深刻认识到科学养殖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育苗基地不仅是鱼苗的“庇护所”,更是生态保护的坚实后盾。它的存在,让每一尾小鱼都有机会回归自然,也让河流重现生机。
最后,小队抵达韩江高陂水电站,深入了解了水电站的功能与当地生态环境。在老师和水电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积极探讨水电站的技术细节。
调研中,队员们偶遇仲恺校友陈涛,他作为水电站“总工程师”,详细介绍了水电站的防洪、供水、灌溉与发电功能。水电站的建设,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的落实,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对高陂镇的乡村振兴和防返贫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红旗飘扬”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将知识、文化、关爱送到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书写了属于青年一代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