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非遗新活力,青春筑梦行丨百千万工程“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工作纪实(二)

2025年07月06日 20:28 | 来源:校易班发展中心 张梓涛 黄洁 陈俏莹 曾晓文 | 查看:

 

7月2日至4日,“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继续扎根福堂镇“壮瑶风采”锦绣非遗园,队员们紧扣地方发展需求,发挥专业所长,用行动助力非遗传承,服务乡村振兴。

7月2日上午,突击队指导老师尹彩霞、黄婕及全体队员在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共青团连山县委书记蒋敏晴、副书记陈幸华,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社长冀麒宇应邀出席。座谈会上,团县委以“党建引领+非遗赋能”为切口,提出“精准对接需求、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路径;冀麒宇以“守正创新”为核心,为文创组、摄影组提供对壮锦非遗进行数字活化的具体专业建议,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后,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步入连山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村民代表将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一件件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精美壮瑶绣品与手工艺品静静陈列,繁复精巧的纹样诉说着匠心独运,指尖流淌的技艺传递着温度。队员们近距离感受着这些承载着吉祥、丰收、团结等美好寓意的图案,仿佛触摸到了壮瑶文化的脉搏。

随后,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探访了非遗传承人冀麒宇的太姥姥故居。这座饱经岁月洗礼的老宅,无声地诉说着家族技艺代代相传的厚重历史。这份源自女性指尖的智慧与坚守,正是壮锦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源流。置身其中,队员们对壮锦的历史渊源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有了更为直观、深切的理解。

 

7月3日上午,非遗传承人钱清华在受访中向同学们分享了壮锦非遗的核心技艺与文化传承,也袒露了传承路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她提到,当地政府给予的全方位支持——人才对接、资金扶持等,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队员们访谈了在合作社中工作的村民,倾听了她们工作的日常点滴以及对壮锦技艺的认知感悟。

3日下午,调研组队员化身为“街头记者”,走上福堂镇的街头巷尾,与当地村民拉家常、聊非遗。淳朴热情的村民们纷纷打开话匣子,表达着对本地非遗的自豪感,也畅谈着壮锦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所思所想。这些来自基层、鲜活生动的声音,丰富了调研样本,为深入了解党建引领下壮瑶非遗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7月4日,队员们来到福堂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镇政府在壮锦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措施及未来规划。此次深入访谈,队员们对当地壮锦非遗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傍晚时分,队员们体验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与不易。洗菜、切配、掌勺……锅碗瓢盆奏响了欢快的交响曲。在亲手烹制的过程中,队员们体会到了日常劳作的琐碎与辛劳,也更加懂得了珍惜盘中餐、感恩每一份付出的意义。这顿凝聚着团队协作与辛勤汗水的晚餐,滋味格外香甜,也让队员们对劳动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悟。

据悉,易路连心青年突击队由13名校易班学生工作站的学生骨干组成,队伍分成文创动画、摄影摄像、调研报道三个小组,旨在用专业技能为清远市连山县福堂镇的文旅产业发展及非遗传承数字化赋能。在充分地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之后,队伍对动画与视频等创作任务的内容呈现进行讨论与构思,并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工作中。